在无数个为设计出高质量作品而绞尽脑汁的夜晚,她不断给自己打气:“郑伊秀,相信你自己!”如今,她看到了相信的力量。
来自美术学院2021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郑伊秀不断用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本科期间,平均学分绩点高达3.87,专业成绩位居年级第一;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获2024年吴泽霖教授奖学金二等奖等多项奖学金;于期刊《丝网印刷》发表论文《艺术治疗理念中的心理交互应用》;多次带领团队组织开展国家级大创项目以及省级大创项目,获得多项国家级奖项、省级奖项;多次参加英语竞赛,连续两次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并获奖,获“外研杯·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三等奖……
站在双子塔前,挥手告别过去,她将奔赴首都师范大学深造,在高扬的五星红旗下开启全新征程。
脚踏实地,于专业沃土中深耕
行一事易,恒守之难。在专业学习的漫漫长路上,郑伊秀做到了心无旁骛,持之以恒。
课程安排紧凑,实物作业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这是郑伊秀专业学习的常态。她坦言:“任务量大的时候,熬夜加班是不可避免的。”面对繁重的课程任务,她没有放低对作品的要求,即使熬夜赶工也要保证其质量。大二时,郑伊秀修读了《信息设计》这门专业课程。老师授课时条理清晰、逻辑连贯,这不仅帮助郑伊秀梳理并构建起了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还培养了她前期调研以及信息筛选的能力。这门课程布置的结课作业令她印象尤为深刻,作业是运用设计语言对马面裙的服装服饰进行信息可视化设计,以此来介绍马面裙,而这一过程恰恰对前期调研和信息筛选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为了保证作品的完整性,郑伊秀提前准备,最终用动态演示视频和静态展板相结合的形式去进行作品呈现。“功夫在平日,点滴筑高台。”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和自身全心投入下,这项作品获得了NCDA国家级二等奖,这是郑伊秀获得的第二个国家级奖项,也正是这一作品为她之后的科研和竞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主修课程出色之外,郑伊秀的英语学习成绩亦可圈可点。她不仅一次性通过了四六级考试,还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以及“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的奖项。谈及英语学习方法,她觉得非常重要的就是句式和语法的积累。通过平日里句式和语法的积累,她能够组织出更加有亮点的语句,从而写出一篇好的英语作文。这看似平凡的方法,持之以恒则为“制胜”法宝。
参加夏令营汇报。
走一段路,走得稳往往比走得快更重要。郑伊秀一步一个脚印,潜心在专业沃土中深耕,这成就了她学术和竞赛的枝繁叶茂。
及锋而试,在科研星河中追光
机遇不会从天降临,唯有自己争取,于郑伊秀而言,突破专业学习的舒适圈她从未犹豫。
大二时,她主动联系了曾在雷宇教授工作室学习过的保研学姐。在学姐的推荐下,她依靠自己过硬的专业能力进入工作室,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科研之旅。受工作室一位热爱读书的学姐的影响,她开始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穿插阅读相关课外书籍。因为书籍内容与课程所学相近,每天的任务量也相对轻松,所以她能很好地坚持下来。长期阅读让郑伊秀的专业知识得以巩固和丰富,并进一步提升了其海量文字的信息提取能力。知识的积累就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科学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过程也难免曲折,郑伊秀却总耐得住性子,在寒风中迎难而上。大三时,她开始撰写学术论文。确立了艺术疗愈方面的选题后,困难也随之出现。“因为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所以前期调研相对困难。”郑伊秀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以此了解国外艺术治疗的案例并进行信息的筛选。由此一来,她对这个陌生的领域逐渐产生了兴趣,一步步深入进而实现了突破。在庞大理论支撑下,她创新性地提出结合VR、AR技术与触感手套、温度传感器等设备运用的构想。最后,她的论文《艺术治疗理念中的心理交互作用》成功在期刊《丝网印刷》上发表。
郑伊秀表示,科研道路上离不开导师和学长学姐们的帮助,自身能力亦需要循序渐进地去培养。很多时候,敢于追光往往比追光的结果更重要。
光而不耀,往竞赛险峰上攀登
科研的深耕在竞赛的沃土上结出了饱满的果实,而在竞赛中收获累累硕果的同时,郑伊秀更加珍视一路的成长。
选题是设计作品的核心要素之一,而竞赛就给郑伊秀带来了选题方面的成长。在以往确定的选题中,郑伊秀印象最深的是大三时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数媒静态设计赛道时的作品选题,命题是《中国传统的数学文化》。郑伊秀坦言自己起初对这一任务有些抗拒,“因为我不太喜欢数学。”尽管命题属于她既不熟悉又不太感兴趣的领域,郑伊秀还是选择全力以赴,尝试在这个陌生的领域中探索前行。结合命题与专业课程后,她确定了书籍《九章算术》的再设计方向——从书籍封面、内容编排、结构、材质等多方面入手,不断提升阅读体验与书籍质感。为做好前期调研,她通读了从古至今不同版本的《九章算术》。恰恰是这个看似棘手的选题为郑伊秀积累了前期调研的经验。《数墨九章——中国古籍九章算术书籍再设计》这项作品让她获得了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级二等奖,也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独木难支,众木成林。团队合作的竞赛经历也助力了郑伊秀的成长。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她和来自不同学院的同学跨专业协作。作为美术学院的成员,郑伊秀在团队中承担平面设计、动态设计等设计美化方面的工作。此外,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同学为团队核心,负责项目的主要内容,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同学负责文本撰写和后期宣传,经济管理学院的同学负责财务分析……在整个竞赛过程中,郑伊秀进行了跨学科交流学习,极大丰富了自己的专业阅历,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培养了集体荣誉感。
省级专业竞赛获奖证书一览。
回顾自己的竞赛经历,郑伊秀表示:“不要把结果看得过重,过程带来的成长才是无法撼动也无法磨灭的。”不设太高的心理预期,但投入百分百的努力;不执着于结果,但享受过程。这就是郑伊秀参与竞赛的心态,也是她日常的学习态度。
“我是一个任务型驱动的人,一个善于反思的人,一个只要去做就一定不让自己后悔的人。”能把握好自己所以能把握好机遇。大一时萌发保研的想法,大二就将其确立为目标并按照规划持续付出行动。怀揣着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热忱,郑伊秀笃定前行,坚定不移地向着更深处钻研。她深知未来一定会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面对种种未知,她只想说:“郑伊秀,未来,请继续相信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