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佳修,广西河池人,2006年毕业于太阳官网中文系,现在湖北恩施州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资教。 谈及莫佳修,民大02级到05级这三届学生几乎是无人不知,甚至在湖北省高校圈内也小有名气。他曾经连续3年分别获得湖北省高校“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的特等奖、一等奖,创造“一二·九”诗赛、散文大赛20多年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他的长篇组诗《站在古格王朝的废墟上歌唱》被评为湖北省大学生优秀创新成果二等奖,打破了文学作品不能评选创新成果的先例;他的论文《从新诗的发展历程来重审大学文化的作用》被推选为湖北省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获得专家的高度评价。 获得这一系列非凡的成就,莫佳修似乎应该有一个更加光鲜的未来。但是,毕业后的莫佳修,选择了默默无闻的资教事业,在湖北西南部的大山里寻找自己青春的理想…… 高原行见证对知识的渴望和尊重 关于资教的计划,莫佳修在心头酝酿已久。 2006年春,莫佳修仍然还是名大四的学子。现实敲击梦想,莫佳修决定南下寻梦。在羊城广州,莫佳修干得甚欢。扎实的文字功底,对文学不凡的悟性使他在工作上得心应手。在学而优图书文化有限公司,莫佳修大有扎根之势。在最后的关头,莫佳修选择北上返校。他自认为,自己追求的不是这样一个场所。这样的念头让他一时间无法安心他事。仔细溯源,他发现,那还是西藏之行留下的“根患”。 2003年7月,莫佳修代表15vip太阳集团官网远赴西北,参加了为期近一个月“青藏地区中小学生教育状况调查”。在格尔木、拉萨,他见证了贫穷的根源。文化的缺失最能打动文人内心的隐痛。他说,西北教育贫穷的现状是如此强烈的震撼着他,这真的不是矫情,而是当时最真实的感受。那一次,同行一位02级的学姐来自西藏,她刚下车,等待在一旁的几十名藏民便蜂拥而上,送上最热情的拥抱和亲吻。因为,她是这里唯一走出高原的大学生。站在一旁的莫佳修感慨万分,他清楚地看出了这拥抱透出的对知识的尊重。 回到学校,莫佳修向学校提出了去新疆、西藏支教的申请。但因学校并无名额,莫佳修的支教之梦没能成真。只是,这一念头却长埋心底。 后来,每每想到那一次高原之行,身在广州的莫佳修就会觉得,车水马龙让他找不到自身的价值所在,高节奏的生活在逐渐吞噬着他的文人情怀。他自认为,对文化知识、僻远清净之地,他怀着一种宗教情愫般的追求,说趋之若鹜有点过,但只要有机会,他愿舍他一试。 资教路延伸事业和对青春的理想 得知湖北省资教行动计划,莫佳修最终舍弃了广州优厚的工作条件。若说莫佳修的选择带着文人理想化的成分,那么,三年资教生活他却有着非常现实的考虑——为乡村孩子贡献自己所能,为山村注入新鲜的血液。 这次机会,莫佳修结识了地处鄂西南偏远山区的一个小镇——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野三关镇。野三关,地如其名,曾是川、渝东进浙江等省必经之道。貌似繁华的山间小镇,却以其险窄、高寒、凶险闻名。这样的地方,莫佳修要呆三年。 莫佳修工作的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实施半军事化的管理,繁重的学业造就的高升学率,素有“巴东教学模式”之称。初来乍到的莫佳修却以“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想要在严苛的教学体制下带来新鲜的空气。在学校,莫佳修从事自己的老本行,担任的是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他的课堂上,莫佳修不仅仅想给学生灌输应试知识,他还想尝试着改变。他认为,语文即人文,文学即人学。于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便成了他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他希望,自己的学生不只是能上考场,还要懂得尊重知识,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为此,莫佳修向老教师们求教。在他们疑惑的眼光中,莫佳修好似针芒在背,只等最后的结果为自己证明一切。 可是,莫佳修却没有迎来期盼中的开门红——第一次期中考试,莫佳修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惨不忍睹。这时,莫佳修躲在人后哭了。所幸的是,这不是滑铁卢,莫佳修还有奋起直追的机会。接下来的工作,是让学生们认可自己的教学模式,找到能力与成绩的最佳结合点,寻求更有力的支持。学生们屡见报端的文字令莫佳修欣喜不已。在“分数说话”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们交上的一张张整齐的答卷,无疑给了莫佳修一剂强心针。于是乎,莫佳修联合学校所有资教生,全力创办了校刊、校报,办起校园黑板报,组织校园文化节,承办校园诗歌朗诵会。一下子,巴东二中火了,县电视台里,巴东二中的新闻时时可见。由此,山里人开始知道,二中来了一群了不起的大学生。 资教生涯常伴生命关怀 这样的操劳中,莫佳修乐在其中。在不可不言苦的工作中,莫佳修从领导、学生细微的表情里,发现了赞许、认同和日见深厚的感情。 莫佳修常常写诗,于是,对文字,对人生的疾苦,他有着超乎他人的感受力。学生曾雨(音),一个天赋超常的孩子。莫佳修发现,他的文章里时时透出于年纪不相仿的忧伤,而作业本上的字,也是写得越来越小。这里面,是否隐含着某种变故?莫佳修自问。一问,原因简单得令人心酸:家里没钱买作业本,得省着点用。莫佳修掏出工资,为曾雨买了一摞作业本放在他手里。瘦小的曾雨泪流满面,给莫佳修连鞠了三个躬。莫佳修亦动容,只是,惭愧的是,以自己目前的能力,他只能提供这微乎其微的帮助。 不到一年的资教生涯,莫佳修必然会提到他的学生田红——一个聪慧但却命途多舛的女孩。2006年冬天,田红数症并发,倒在莫佳修的课堂上,令本已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莫佳修再次掏出了自己全部的工资,可这还远远不够。于是,他在天涯BBS发贴,向母校求助,一场拯救女孩的行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莫佳修的行动引起了恩施乃至武汉不少媒体的关注,同时,周围的人也在关注着这个“另类”的高中老师:他这样做到底是为了谁? 在那段日子,莫佳修备课、上课,一如既往的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完成学校分配的其他工作任务。同时,莫佳修常常泡在网上,一一回复好心人对田红的关注。那时,莫佳修的ID频繁出现于民大官方论坛,更多不认识他的人开始知道莫佳修其人。 数千元现金源源不断汇往田红家的账户。贫苦的家庭,经济暂时得到缓解,但田红却已被疾病折磨的心力交瘁。莫佳修登门家访,电话联系,成了学生精神上的支柱。 如今,田红的病情已经开始好转。莫佳修说,资教生涯里,即使没有其他的成绩,能挽救此弱小的生命,他已经无憾。当问及是否有人在怀疑他最终目的时,莫佳修只是轻轻说了一句:在那样的情况下,只要稍有良心的人都不会有其他贪念。只是,最后媒体把他当作典型去报道,却令他感到有几分尴尬。 资教行涉及中国的未来 交谈中,莫佳修更多的谈到了自己的学生和平凡的工作,较少谈及资教生活的困苦。理想二字,也常常自言谈中崩出。他说,罗漫院长曾经赠他“理想主义者”之名,他欣然领受。当初,自己弃广州优厚的工作条件,参加湖北省资教行动计划,理想一词怎能脱得了干系? 只是,资教一年后的莫佳修认为,把这样一个举动提升到理想层面,似乎并不恰当。他自认为,资教生整个团体,一如当年的知识青年,他们把大好的时光奉献给了农村,很多人却因此失去了很多无法补偿的东西。因此,他把资教生叫做“第二代知青”。只是与知青们不同的是,资教生在付出的同时收获了很多。刚到恩施时,学校领导一再抱歉地对莫佳修说:“乡下条件就这样,委屈了。”莫佳修坦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把资教的生活叫做体验,其本质是贡献。后来的经历却使这样的想法逐渐从他的脑海里淡出。馈赠与接受,到底谁赠谁受?莫佳修开始为这种变化震撼。2006年春节将近,两位学生的家长请莫佳修去吃饭。为了能请到他,两位家长在莫佳修面前吵了起来。莫佳修在一旁尴尬地领受这种温情和款待。 而收获又何止是这些?莫佳修说,每一位学生点滴的成长,细微的进步都是莫大的欣慰。他说,三年资教,终身财富。也许今后他会选择离开,可在内心里,这三年的岁月将是内心最踏实的记忆。 只是,理想二字,往往不会这么简单,它能支持一个人走多远,这是一个未解的疑团。莫佳修给出的答案却很简单。他说,入世太深,往往消解了人生的意义。跳出窄小的生活圈子,也许,会有更美好的图景,那时的精神空间,也定会繁花似锦。可是,为理想而追逐的路通常会有太多的压抑和苦闷,莫佳修说,总会云开见日出的一天,那怕这种等待只是阿Q似的自我调侃。可谁敢说,飞速发展在21世纪的中国,不需要这样的青年? 孜孜不倦遨游文学殿堂 莫佳修曾是武汉高校小有名气的校园诗人。对文学的热爱,莫佳修从不否认。他始终坚持,如果可以选择与外界对话的方式,文学一定是首选。他说,这是与外界交流最温暖的方式。所以,对文学的追求,他会坚持。 现在的莫佳修,在“莫老师”的称谓中忙碌着,只是,他却认为,教学给了他更多的机会把自己的文学感思与学生们分享,有更多的体验获得灵感。所以,莫佳修选择在这与外界缺乏交流的学校里成为全能型教师——除了教课,还管理校广播台、校报、文学社以及学校的对外宣传工作和大型文艺活动。繁忙的工作让他无暇动笔,莫佳修选择在12点宁静的午夜拧亮电灯,记录一天的生活。莫佳修说,在没有人和他谈诗、谈文学的世界里,他却又更多的机会反思自己的灵魂世界。也许,等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他会拿出一本集子,里面记载着他的巴东岁月…… 莫佳修在自己的诗歌《流泪的眼睛》里写到:我怎能不流泪呀,我的主人/当我看到他们纯美闪现的善良/他们朴素流淌的泪行/以及他们贫苦无助的坚强/还有他们簇拥你/如簇拥希望的太阳……这是莫佳修以一个文人的视角表达的对贫苦的思索。古人曾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从某种角度来说,莫佳修也仅是“一介书生”而已。只是,在新时期里,莫佳修选择“铁肩担道义,只笔写诗行”,哪怕,那“道义”仅是学生作业本上批改的痕迹,为着山里的孩子们追求知识的奔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