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湘西 情倾民俗——记历史系58级张应和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9-06 浏览次数:

张应和 男,苗族,1940年12月生,湖南省花垣县人。1962年7月毕业于中南民族学院历史系。参加工作以来,曾先后担任湘西州铁路分指挥部文宣队创作员、队长,花垣县吉卫民中教导主任、校长等职;1985年8月调入湘西州民委任州民族古籍办主任、州民族研究所所长、副研究馆员,兼任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湘西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等社团职务。出版了一系列的著作,公开发表的文字不少于300万字。其中《湘西州志·民族志》被评为省志书类一等奖,《苗族婚姻礼词》、《苗族历代诗选》均被评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和州二等奖,1993年《晚秋堂诗词选》获州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田名瑜诗词选》、《沅湘傩辞汇览》等均在州社科获奖之列。他被评为全省民族古籍搜集整理出版先进工作者,其领导的单位被评为全省民族古籍工作先进单位。

在湘西,很少没有人不知道张应和。在他的家乡花垣县,更是家喻户晓;这位在苗族文化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深得人心;而作为我们的老校友、民族研究的大师、民大的优秀学子,我们这些民大的后辈们是最应该走近他的人生历程中去的。

岁月留痕 行万里路

在他的家里,张应和先生拿出了珍藏已久的照片给我看,还乐呵呵地给我讲解着这些带有历史风尘的照片的来历。从其间的几张,我可以看出他在母校学习生活的光景来。

在母校,他热情而又勤奋地度过了四年。青年时的张应和便多才多艺。在大学学习时,除了自身的专业学得扎实外,他还是文工团的成员,爱好拉二胡(其实他的唢呐也吹得不错)。

1962年的仲夏,从中南民族学院历史系毕业后,他回到了家乡。颇感意外的是,在毕业后的最初几年里,他在大学里的喜好竟然成了他养家的来源。一路走来,他从最初担任的湘西州铁路分指挥部文宣队创作员成长为后来的文宣队队长。经历了这段短短的插曲,他被派到他的出生地花垣,开始了教学的生涯。

除了平时上课,料理日常的教学任务外,在这段实在不算短的十几年中,他走遍了湘西的山山水水。虽然此时的他还没有认定,也还没有预感到他以后会走上民族研究的道路,但这十多年的下乡锻炼却委实为他提供了不少见闻的素材,并为他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回顾着这段往事,他的表情格外的虔诚,像在感谢上苍的恩赐。或许真应中了中国几千年前的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改革开放后,历史进入了新时期,湘西文化的研究开始上升为一种文化的努力与自觉。“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成为了势在必行的趋势。

“文革”平反后几经波折,他被调到州民委古籍办,开始他如金子般发光的生活,从事着民族古籍的整理,专心研究土家苗族的文化,取得了异常突出的学术成果。

积极进取 勤奋好思

1985年8月,他调任湘西州民委,任州民族古籍办主任。在民族古籍办,他主要从事民族古籍的搜集整理和民族研究的工作。

与其说这是他的职业,倒不如说是他后半生所要坚持并热爱着的事业,职业按劳取酬,事业更意味着奉献。他视工作为生命,岂是职业所能概括的?

一上岗的他就钻入故纸堆,阅读大量的汉族及土家族苗族的文献典籍,为搜集整理民族古籍奠定了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似乎也是想将十几年所荒废的没有做什么“正经事”的激情全部倾泻出来。

大学时代他所学的专业是历史。此时的他既接受了正规科学研究训练,又具有丰富的田野知识,所以研究苗文化得心应手。同时,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谦虚地向巫师、乡民请教,从民间搜集、翻译、整理了大量苗族历史、文化古籍、教育文献等资料。

他的足迹几乎遍及了湘西的各个角落。如他对《湘西盘瓠文化》的考察上,便记载着:“盘瓠洞口极阔,朝北而开,宽八米五,视野颇宽。洞口有一石墙,似后人所砌……”

他将多种文化现象与民族古籍的脉络相对接,力求理解和把握其精髓。他录下了许多前所未闻、尚且一团迷雾的文化遗址,然后细加分析研究,提出有证据且合适的新见解。他还试图根据湘西州实际情况,构建一个解释民族历史文化现象的科学框架,以供研究者们参考……

张应和与苗巫们同庆同乐,与苗族歌师们同舞同织,伴苗族医者登门就诊……故而广泛地结识了民族民间文化人士,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化知识宝库。

“未深入审视自己历史的民族是不可能有效把握未来的,未经深刻思索、检讨和反省自身的民族是难以达到文化自觉的。”这可以看作他研究苗文化的宣言。张老亦是性情中人,对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家乡有着独特的情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各种各样的研讨会上,他经常是第一个发言,在他发言之后,许多的与会人员便只能缄默了。虽然他对做学术的研究者们有着极其的宽容与支持,但倘若他们的论点谬以千里的话,他还是会毫不客气地将其指出,丝毫不会给肤浅的论题以情面。

他说,做学术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忌浅尝辄止,忌名人做秀,做学术要有实现从博到约的精神,写出有价值、有新意的文章来。

精进不止 著万卷书

辛勤的耕耘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文化之果,而每一本书的背后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与价值。以其为主或参与搜集整理的民族古籍受到多方面的一致好评,专家们认为这些民族古籍“内容十分丰富”,“是对时代对人民的贡献”。

他的《沅湘傩辞汇览》于1992年出版,是当今国内最为翔实的一本傩文化原始资料;《田名瑜诗词选》则出版于1994年,共60万字,是研究南国诗社始末及其众多诗坛名将的重要资料。《苗乡探奇》更是对湘西苗乡所作的理论性的论著,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被称之为“湘西文化的新开拓”;同时他为《湘西州志·民族志》撰稿12万余字并担任总纂一职。

此外,以其为主翻译整理注释出版的民族古籍《苗族婚姻礼词》、《苗族历代诗选》、《乾嘉苗民起义资料专辑》、《湘西民族画册》、《湘西民族风情》、《花垣苗族》……

在2006年刚出版的《可爱的湘西》里,他采用了大量精美的图片,全书图文并茂,锦上添花,使该书的学术品位雅俗共赏,既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又不失生动活泼的可读性与观赏性。

如果再算上他在省和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30余万字,他为“他人作嫁衣”的那些不计其数的文章,可真称得上蔚为大观了。我略微地在心里算了一下,这些文字应该不少于300万字。在他的眼里,湘西一直都是很可爱的,由他编纂的《可爱的湘西》不正是对即将迎来的50周年州庆的献礼么?湘西,一直是他的最爱。

青山不老 虬根盘旋

与民族文化工作一直打交道的张应和自然而然地获得了许多荣誉。他被评为全省民族古籍搜集整理出版先进工作者,他领导的单位被评为全省民族古籍工作先进单位。

2001年1月,他告老退休,但退休不退业,他仍笔耕不辍,陆续有《〈边城〉民俗考释》、《苗族古代及近代文学史》、《神判理断 乡约 规劝——湘西苗族传统习惯法浅释》见诸报端。

他的书可以看作是历史的考古研究,他说,自己是要从漂浮的生涯中,获得对土地、历史和生命诗意的更深认识。

在研究视野上,他的书站得高,看得远。将土家族、苗族等湘西民族的文化置于广阔的地域文化视野的文化生态背景下,在民族交往与融合的历史纵横走向上,理性地进行文化源流的清理与考订,从而科学地解决以往一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学术问题。

他是熟悉湘西本土文化,又有深厚学养的学者;且具有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力和丰富实践经验。带有使命感的文化自觉,构成了其拓展研究视野和研究深度的独到优势。他十分重视民族和地域文化的观察、思考和研究,注重把湘西深厚的文化资源活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的探索。

“钟在寺内,声在其外。”他只是在做着他自己分内的事情,但还是有许多人知道他的,知道他这个研究湘西民族民俗文化的大家。虽然名声远播,但他待人平和,没有孤傲的习气,倒有着几分儒雅的书卷气。与他交流很容易,也很随意。在与他的相处交谈中,完全可以从他的言语举止感受到湘西人特有的清纯,野性,感恩的心态。

在2006年11月27日,黄永玉与他,还有热心湘西民族文化的工作者在凤凰论道,成立了“湘西凤凰研究会”,他当选为研究会理事。面对工作一丝不苟,面对晚辈热情关注,面对民族事业,他更是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精力。

他,才学广博,勤学好思,文有高格,书成一绝;读他,像读一本哲学书。

Copyright©  2012-2014  15vip太阳集团官网校友会
技术支持:创明工作室    邮箱:techsupport@mindainf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