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男,瑶族,祖籍湖南,1968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学院(今15vip太阳集团官网)政治系,1970年至1989年工作于贵州省荔波县,曾任工作队长、公社社长、党委书记等职务,现任贵州瑶山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民营企业经济研究与发展协会副会长、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副会长、广西瑶学会副会长。
不谋私利勇当大任
人们记得孔繁森,记得焦裕禄,因此也一定要记住黄海。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陌生的,但是在贵州省荔波县的瑶族乡却家喻户晓。他是一个兢兢业业为本民族事业无私奉献的人,是一个抛却了个人私利一心为公的人。他是平凡的,同时也是伟大的。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的瑶族乡,坐落在茂兰喀斯特山的怀抱里,其自然生态环境独特而神奇。在地球的北纬25度线上,从阿拉伯半岛到撒哈拉沙漠,直到墨西哥和美国西部,都是乱石丛生,草木难长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和半石漠化是其普遍景观。然而贵州省荔波县瑶族聚居区的茂兰喀斯特山却是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成为同纬度绝无仅有的一块绿宝石。中央电视台在“神州风采”栏目中以“石头上的森林”为题对此进行过详细报道。正是这喀斯特原始森林神奇而古朴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瑶族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石牌文化。凡是瑶族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当地人民都会立下石牌或石碑以示后人,或惩戒或激励。但是,虽然坐拥如此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这里的瑶族人民却因地理因素的制约,生活在与外界隔离的半封闭状态中,基本的温饱都得不到保障。他们主要靠狩猎和采集为生,很少与外界交流信息,互通往来,可以算是现代版的桃花源。然而,这种封闭落后的状态随着一个人的到来,完全发生了改变,这个人就是黄海。
他1946年10月出生于湖南的一个普通家庭,1968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学院政治系之后,在学校组织分配工作。当时的分配原则是“四个面向”,他以身作则,“面向边疆”,把自己分配到了贵州省黄坪农场,昆明军区602部队。作为瑶族的第一代知识分子,黄海深知,瑶族的落后就是自己的耻辱,为瑶族的振兴发展出力出策他更是责无旁贷。他多次主动向上级领导要求回到本民族地区工作,但是由于大学生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资源,再加上他本身非常优秀,领导很是看重,所以就用很优厚的条件想要留住他。可是,再优厚的条件也动摇不了他为本民族事业工作的决心。他一再坚持,最后终于打动了领导,于1970年被调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治部工作,但这与他到最基层去为人民服务的愿望不符。他凭着出色的工作表现,经过长期的努力和争取,终于在1989年如愿以偿,时任荔波县扶贫书记。从此,他便踏上了为维护、争取瑶族人民利益而奔波劳碌的历程。上任后,黄海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这里落后的现状,并通过仔细分析,认识到其落后的原因及发展潜力。长期以来,这里的人都有这样一个观念:“不穷不成瑶族。” 穷,在瑶族人民的内心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怎样改变这种带有偏见的观念呢?他想,只有发展,只有瑶族人民真正富裕起来了,扣在他们头上的“贫穷”的帽子才能被最终摘去。而要想发展,要想富裕,就要看他如何领导了。于是,一项周密的扶贫计划在他心里慢慢筹划出来。
摧枯拉朽革旧立新
这里的瑶族有一个传统的风俗,即本族人民不能和外族通婚,否则就要受到惩罚,这致使当地近亲结婚的现象十分严重。黄海认为,要实现其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提高人口素质,而近亲结婚导致的后果只能是后代的智力逐渐下降,人口的总体素质越来越低。他决定先在婚姻制度方面进行改革。可是,当他向上级领导提出这个改革计划时,却遭到了一致反对。上级领导形容这无异于“捅马蜂窝”,他们认为,一个承传了多少代人的习俗,早已在当地人心里根深蒂固,要想彻底取缔它,是没有那么容易的。但黄海却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把自己的改革思路和步骤具体详尽地阐释给领导听,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近亲结婚的种种弊端及婚姻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在他无懈可击的解说下,领导终于听取了他的意见,并对他说:“你尽管放手去做,成功了人民获益,失败了我们也不怪你。”虽然如此,他并不感到轻松,因为他从未想到过会失败,而是想着一定要成功。
开始着手改革工作后,黄海本着向人民学习的态度,实行了“访老求教”的方针,他亲自走访了瑶族乡80岁——98岁的每一位老人,向他们求教改革的建议,并把婚姻改革的必要性阐明给他们听,希望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此外,他还分别把已婚的中年人和未婚的年轻人召集在一起,开会讨论了改革事宜,并向他们传输了改革有利的思想观念,为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取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正如上级领导所料,瑶族传统婚姻制度根深蒂固,要打破这阻碍他们发展的枷锁谈何容易!黄海非常清楚这一点,但他没有退缩,而是本着尊重民族感情、尊重客观实际、深入调查研究、一丝不苟的原则展开每项工作。在他的努力下,瑶族乡不久便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改革浪潮。一时间,田间地头,群众干部,人人议论婚姻改革。在瑶族乡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们围绕婚姻改革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讨论,最终达成共识,一致通过了两项《决议》。至此,历时三个多月的婚姻改革取得了圆满成功。他改变了瑶族乡人民通婚范围狭窄,近亲结婚现象普遍的现状。为了彰显改革成果,以达到警戒族人的目的,黄海利用当地瑶族的传统记事形式——立碑来记载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他和瑶族乡人民把刻有“求留后记”四个大字的石碑竖立在乡政府的广场上,以此来见证瑶族乡人民在改革的道路上走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致力引水解决温饱
婚姻改革的成功使瑶族人民认识到,只要努力,一切都可以改变,贫穷又算得了什么呢?同时也让黄海认识到,改革前进的步伐不能停止,这样,瑶族人民才有望摘掉由来已久的贫困的帽子。婚姻改革的成功为他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群众基础,增强了瑶族人民对他的信任。在他的带领下,瑶族人民继续投身于下一步的发展中去了。在工作期间,黄海通过调查发现,这里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就是缺水。其实在15里以外的深山里,有着充足的水源,只可惜由于当地技术落后,根本引不进家门来。黄海在对当地地形进行多次勘察后发现,利用现代水利技术,水是可以引过来的。于是他把有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后写成报告,递交有关部门申请资金和技术援助。可事与愿违,有关部门并没有批准。他并不气馁,回到瑶乡后整理了更详尽的资料,多次顶着烈日,冒着风雨,往返于两地之间,有关部门终于被他的诚心和毅力所打动,最终向瑶乡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援助。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奋斗,一条横跨三乡三族的水渠初步修筑成功。三年后,哗啦啦的自来水欢快地奔进了瑶族乡每家每户,滋润着每一个瑶族人的心田。这条水渠,解决了这一带人民饮水灌溉的问题,让干旱和没有自来水的困境都成了历史。
有了水,接下来就是要解决温饱问题。“民以食为天”,吃饱穿暖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如果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更谈不上脱贫致富了。黄海深深认识到这一点,长期与瑶乡人民生活在一起,已经对他们的生活情况了解得很清楚了,可以说,解决温饱问题对瑶乡人民而言刻不容缓。他发现,瑶乡还保留着原始的耕作方法,由于缺乏科学的农业知识,那里的农作物产量普遍偏低,而他们又没有其他的收入,这就是导致瑶乡长久不能脱离贫困的根本原因。考虑到瑶乡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客观实际,黄海决定着重从农业入手,以农业的发展来推动瑶乡经济的发展。他大力提倡科学种田,除了引进必要的农业科学技术以外,他还对瑶乡农作物的种植做了调配,鼓励人民多种植适宜在那里生长且有经济价值的农作物。经过他和瑶乡人民的不懈努力,那里的温饱问题总算得到了初步解决。
刻苦钻研继续奉献
黄海完成了自己的扶贫任务后,1991年被调回省里工作。虽然离开了瑶族人民,但是他却时时谨记自己的使命,仍然为瑶族的发展继续努力工作着。1993年,黄海带领13个政协委员在全国视察,走访了广西、云南等省的瑶族聚居区,向政协委员们展示了瑶族发展的巨大潜力。1994年,贵州省在全国转发了《关于开展“向麻山瑶山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的倡议书》,社会各界积极响应,掀起了捐献物资的热潮,使两山地区的人民获得了大量的物力、财力的帮助,加快了脱贫的步伐。此时,黄海被领导誉为“ 第一个为民族事业奔走、第一个为人民奋斗、第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1995年,他离开行政单位来到了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工作,继续致力于民族文化事业的研究。开展了一个题为“瑶族小康社会建设对策研究”的国家课题。当时,把一个民族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在全国尚属首例。在研究所工作,要想升为正研究员,除了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资历外,还要有60万字的东西出版发行并获得广泛好评才行。在瑶山工作期间,黄海就积累了大料的资料,扎根群众让他获得了丰富的民族知识,于是,他在三个月内就完成了他的第一本书——《瑶山研究》,共40多万字,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接着一个月内,完成了另一本书——《瑶麓婚碑的变迁》,30多万字,得到了省里领导的一致好评,还为他作了序,这就完全符合了升正的标准。另外一个关于外语的要求他也不用担心,因为他掌握了俄、日、英三门外语。同时他在工作期间还学会了瑶族、水族、侗族、布依族、壮族等10门少数民族语言。最后,研究所13位评委全票通过了把他破格升为正研究员的提案。
如今,黄海已经注册了“瑶山矿业有限公司”,准备发掘瑶山丰富的矿产资源。他与美国的瑶族研究人员进行过经验交流,还邀请美国代表来访问过瑶族乡,2006年春节过后,他也赴美考察了一次,希望能通过国际交流来促进中国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如果中国多几个像黄海一样的人,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少数民族必定会走出大山,走进世界,走近时代,走向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