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采奕奕的双眸,透出矍铄的精神与不屈的闯劲,正值不惑之年的刘亚伟老师,神色却仍如少年般意气风发。在管理学院担任会计专业教师期间,他始终在学子成长路上默默耕耘,任教8年获评学校第七届教学先进个人,就是对他在账册间潜心育人和科研的最好肯定。
匠心以恒,数智创新赋能教学
学生时代的一堂“生活中的经济学”课,激发了刘亚伟老师从工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跨考至财会专业的决心。从此,他走上了一条商科路。2015年从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后,刘老师将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在教学与科研的路上步步生花。
专业课程内容纷繁复杂,众多术语堆砌,往往令初学者望而却步。刘亚伟老师常想“怎么把知识点讲透彻”,为此,他在备课时下狠功夫。他反复研读教材,对那些晦涩难懂的复杂语句仔细剖析,在讲课时将其转化为直白简洁的表述,同时借助相似案例、故事或词语加以类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我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有很好的表达能力,要能够把书中的知识讲出来、能把想说的说好,讲的话得逻辑通畅、思维清晰,让学生能听懂、能吸收。”刘老师说道。
知识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串联、前后贯通的。在日常教学中,刘亚伟老师会让学生先见森林、再见树木。例如,在讲解《审计学》时,他会把审计工作的整个流程展示出来,将整个流程讲解清楚,随后再一点点深究细挖,让知识点相互衔接起来。2024年8月至今,管理学院会计学系联合超星公司打造会计学专业知识图谱,力求以图形化形式将专业27门核心课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目前已完成打造庞大知识体系的基本工作。在此之中,刘亚伟老师承担较为重要的协调跟进及部分课程撰写任务,持续为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和创新教学形式而努力。长此以往的努力得到肯定,刘亚伟老师在2016年学校助教试讲竞赛中以最高分荣获一等奖,且在近3年学评教连续位列学院前三,专业核心课程百分之百获评优秀。
参加学术研讨会。
随着教学的深入,刘老师发现当前的《审计学》课程存在教材内容过时、授课方式单一和实践占比较低等问题。于是,在2018年他牵头推进该课程改革,一是结合实事和最新的会计准则更新课程案例;二是录制视频微课,拓宽学生学习的方式;三是进一步提高实践层面的占比,邀请校外著名事务所会计师和审计师为学生授课,打造更具启发性和实践性的学习环境。不仅如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老师积极推进思政课程的建设,2023 年带领团队获得校级《审计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让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同向同行。
科教融汇,在教学相长中共创共进
科研与教学密不可分。自入职起,刘亚伟老师便对科研工作满怀热忱。他深知项目支撑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在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4项资助项目后,他深耕相关研究领域,先后在《南开管理评论》、《会计研究》、Regional Studies等中英文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0 余篇,荣获2016年湖北省会计学会论文一等奖、2020年校第二届青年教师学术论文大赛一等奖。其中《纵向行政管理结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一文是第一篇以太阳官网为第一署名单位、并以太阳官网教师为第一作者发表在《会计研究》上的文章。
刘老师深信,科研与教学融合是提升教育质量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在推进自己科研项目的同时,他会邀请有兴趣的学生加入,让学生感受学术研究氛围,打好科研基础,丰富科研履历,更好地应对升学面试。
不仅如此,刘老师十分重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例。在每一章节的最后,他都会为学生拓展该章知识的其他可探究领域,打破课本对学生认知的局限。以《管理会计》课程为例,讲解成本习性中的变动成本后,他引入成本粘性概念,引导学生从管理层心理、企业外部特征等多方面思索其产生缘由,激发学生对课本知识与现实差异的探究热情。
在指导学生创新实践方面,无论是发表学术论文,还是参加学科竞赛,刘老师始终循循善诱,尽力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本科生在初次接触论文写作时,常存在畏难心理,他认为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为此,他将任务细分,减少难度,引领学生逐步参与论文创作。刘老师曾指导过一名本科生,仅用半年就发表论文。一开始,他将任务细化并为学生指明方向,得到了这名同学非常积极主动的反馈,甚至会推着他往前推进论文的撰写过程。师生双向奔赴,最终这名同学在毕业前顺利发表文章。
在竞赛指导方面,刘老师会着重帮助学生把控选题方向,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技术层面给予有力支持。学生在做企业创新相关项目时常停留在创新本身,他就引导其与当前新兴生产力发展相结合,有效提升项目的社会贡献及意义。“在我看来,很多大赛考查的核心是思维方式,真正的能力提升源自参赛过程中的思考与探索。这样的研究过程,就如同完成一篇文章,每个环节都在锻炼学生的相关能力。”刘老师说道。
参加学校学术论文大赛。
在刘老师的指导下,他的学生获2022年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全国三等奖、2023年省一等奖以及2023年校园财会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刘老师也获得“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校创新指导优秀教师、全国校园财会大赛总决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多项荣誉。
凝心聚力,做注会实验班的“护航人”
自2015年注会实验班首届招生以来,刘亚伟老师作为班导师,始终专注于班级管理和对学生成长的引导,倾注了深厚的情感。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他将班级管理理念渗透进每一处细节,以严格的标准要求学生,确保他们能牢牢掌握核心知识,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石。
尽管工作繁重,但刘老师始终坚守对学生的郑重承诺:无论学生遇到何种难题,他都会尽力协调解决。从学生踏入校门的第一个学期之初,他便充分利用周末时间,与班内每位同学深入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沟通,详细记录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以及他们的未来规划意向。这样的工作方式,有效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对他的信任与日俱增,每当遇到问题时都会主动找他探讨交流。作为管理学院2024级注会实验班班长的王子如,在学习和工作中与刘老师多有交流。“刘老师待人和善亲切。当我们遇到困难或犯错时,他总会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地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这样乐观积极的情绪也时常感染并鼓励着我们。”
悉心指导学生。
于刘老师而言,毕业规划指导是班导师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学生大学四年的不同阶段,他都会持续跟进学生的毕业规划,给予关怀与鼓励,并密切关注他们备考和就业的进展,积极为他们提供建议、推荐合适的就业机会。例如,对于实力强劲、一心考研的本科生,他主动邀请其参加自己研究生团队每周一次的文献阅读活动,让他们提前感知考研所需的能力要求。在学生复试的关键阶段,他更是不遗余力地从细节着手,对每位学生的复试自我介绍进行逐字逐句、包括标点的细致修改,为学生清晰点明重点所在。对于毕业去向迷茫的学生,他会全面分析利弊,帮助他们清晰认识自身的优缺点,进而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2020级注会实验班共有34位同学,其中考研或保研成功17人,就业率更是达100%。现于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叶紫琪,提及刘老师时充满感激:“今年4月初,我刚结束研究生复试,正在紧急准备我的实证论文,由于论文写作需要用到我不熟悉的stata软件,时间紧迫,半夜12点多时我给刘老师发消息,他都能秒回,并专门找了Stata使用教学视频发给我。”
教育天地广阔。秉持对学科专业的热爱、对教育初心的坚守,刘亚伟老师行走在账册间,站稳了三尺讲台。他始终以己为灯,倾付热情与心力,照亮学生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