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风险防控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高校风险预警防控研究中心学术论坛第一百五十四期

作者:蒯奕廷 发布于:2024-12-25

2024年12月24日,15vip太阳集团官网管理学院会计系文献阅读第一百五十四期组会顺利展开,此次文献阅读采用的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的有刘亚伟老师、王震老师、高娟老师、吕纤老师、简晓彤老师和徐霞老师。文献由俞果、李可欣和周乐颜同学进行分享。

2024级学硕俞果同学分享的文章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测度难题: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新方法与新发现》(作者:金星晔等)。俞果同学首先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指出了数字化转型蓬勃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不如预期的矛盾之处,并提出矛盾来源,分析了数字化转型测度常用研究方法及其缺陷,进而介绍机器学习方法和大语言模型构造数字化转型指标的步骤。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的数字化转型指标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财务绩效,主要渠道包括改善效率和降低成本,尤其是在财务绩效较差的企业中作用更明显。最后,俞果同学提出,围绕大模型这一工具,是否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研究上,例如应用于企业的年报文本中企业ESG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等文本分析研究问题

俞果同学分享后,蒯奕廷同学对文章进行了评价。蒯奕廷同学认为,可以参照该文的做法,构建一套新的企业ESG信息指标体系进行衡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相关的经济后果研究。刘亚伟老师指出,该篇文章企业数字化转型测量方法较为新颖,在方法上面进行了一个很好的创新,并解决了一个新的技术层面的问题,为后续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衡量提供了借鉴。

(供图 蒯奕廷)

2024级专硕李可欣同学分享的文章是《企业全球研发网络的治理新机制——总部技术外派促进隐性知识跨界整合的案例研究》(作者:唐露等)。李可欣同学首先介绍了“隐性知识”这一专有名词,并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接着以长安汽车的全球知识架构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总部技术外派项目为分析单元,深入分析总部技术外派人员如何促进隐性知识跨界整合,揭示外派人员的复杂治理行为及其前因后果,并识别不同阶段外派人员治理行为的变化。最后,李可欣同学认为可以进一步探讨会计信息系统如何支持跨国公司进行全球知识整合,以及如何通过优化信息系统来提高知识整合的效率和质量。刘亚伟老师认为,会计国际趋同背景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差异逐渐缩小,这类选题不够具体,与会计信息系统和知识整合联系较小。

李可欣同学分享后,杨月涵同学和张芮亿同学对文章进行了评价。杨月涵同学认为,可以研究公司治理模式变革中隐性知识整合的作用。张芮亿同学则认为可以把目光聚焦于行业内的显性知识上,考察某种机制能否整合重要的显性知识。高娟老师指出,隐性知识难以传递和整合,显性知识可以用图片和文字表示出来,相对来说更加容易获取。

2024级专硕周乐颜同学分享的文章是《机会-资源一体化视角下裂变创业价值共创路径基于“海尔系”创业活动的双案例研究》(作者:宫舒文等)。周乐颜同学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接着针对创业领域的价值共创、裂变创业的价值共创、机会-资源一体化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随后从机会-资源一体化视角对两类企业之间的协同互动及关系演化进行了诠释,归纳出“一体化交互”“匹配式连接”与“适应性重构”的裂变价值共创路径,并着重指出“价值主张契合”是实现裂变价值共创的前提条件。最后周乐颜同学认为,可以考察价值共创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机制。高娟老师认为,价值共创应该是一个结果而非前因,在选题时要注意避免将变量间的因果倒置。

周乐颜同学分享后,万棋和刘铖缘同学对文章进行了评价。万棋同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即研究裂变企业价值共创中的理念与价值观融合及其影响。刘铖缘同学认为可以研究裂变创业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或价值创造过程。刘亚伟老师认为,文章的词语用法例如聚合式、触点式等值得同学们在未来的写作中运用学习。

通过第一百五十四期的学术交流活动,同学们对阅读文献的方法和论文的写作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每期的文献阅读交流促使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责编:吕纤 审核: 上传:高娟


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