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风险防控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高校风险预警防控研究中心学术论坛第一百四十九期

作者:俞果 发布于:2024-11-24

2024年11月22日,15vip太阳集团官网管理学院会计系文献阅读第一百四十九期组会顺利展开,此次文献阅读采用的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的有刘亚伟老师、吕纤老师、简晓彤老师、徐霞老师、刘晓霞老师和王震老师。文献由麻玲莉、金哲彬和王梦雅同学进行分享。

2023级专硕麻玲莉同学分享的文章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碳排放与供应链溢出》(作者:屠西伟等)。麻玲莉同学首先引入双碳问题并回顾了以往研究成果,接着介绍了本文在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上的理论框架与实证思路,并通过说明两类知识溢出概念解释了上下游企业的降碳动机的差异。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抑制自身和下游企业碳排放,并通过提高自身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实现自身碳减排,通过促进下游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引致下游企业碳减排。最后,麻玲莉同学指出本文可以扩展其研究数据范围与研究视角增强其外部有效性来进行后续研究。

麻玲莉同学分享后,唐心燕同学和陈心蕊同学对文章进行了评价。唐心燕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学习本文的研究思路来探讨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中小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陈心蕊同学认为,可以借鉴本文对降碳效应的理论分析与供应链研究方法。刘亚伟老师认为,可以借鉴本文通过知识溢出效应解释上下游企业降碳动机的差异的方法,去思考创新是否可以产生溢出效应从而影响企业碳排放。吕纤老师指出,本文的进一步分析实际上是对其碳排放净效应的分析。

(供图 俞果)

2024级专硕金哲彬同学分享的文章是《知识搜寻、动态能力与数字创业:基于盒马鲜生的纵向单案例研究》(作者叶江峰等)。金哲彬同学首先介绍了本文的三大重要概念,接着从分析盒马鲜生的创业进程与关键节点入手将其分为“机会识别—体系构建—价值实现—模式改进”四个阶段,并逐一分析知识搜寻与动态能力在各阶段中对数字创业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创业过程中知识搜寻和动态能力相互促进、协同共演,二者以“螺旋上升”的演进形态促进了不同阶段数字创业价值的实现。最后,金哲彬同学指出本文后续可以进行跨行业数字创业特征研究、探讨情境因素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并拓展研究方法。

金哲彬同学分享后,彭思瑜同学和李可欣同学对文章进行了评价。彭思瑜同学认为,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行业数字创业各阶段的策略拓展研究。李可欣同学认为,可以借鉴本文的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选择一个代表性企业构建理论框架,结合多种视角多个数据源进行三角验证,拓宽研究广度。刘晓霞老师指出,本文三个概念紧密结合,从研究角度看这几个要素不可拆分。简晓彤老师指出,根据不同的研究,直接套用本文的研究思路会产生问题,需要根据实际要求进行适当变化。刘亚伟老师认为,本文对企业中的小事件研究十分透彻,作为论证的典型案例,这种思考方式值得借鉴。

2024级专硕王梦雅同学分享的文章是《解构华融舞弊:影子银行与会计计量的双轮驱动》(作者韩洪灵等)。王梦雅同学首先介绍了本文的核心概念与研究背景,并回顾了以往的研究成果,随后通过介绍华融影子银行的运作模式与解构华融舞弊行为中对于会计计量的利用来分析华融舞弊事件的成因。研究发现,AMC独特的商业模式具有两大天然属性:易异化为影子银行以及不良资产会计计量的低可靠性。这两种特性共同驱动了华融舞弊属性,因此对于AMC的监管应提出更高要求。最后,王梦雅同学认为应当探讨影子银行对于审计风险的影响并分析评估如何识别其审计风险。

王梦雅同学分享后,周乐颜同学和邵雪婷同学对文章进行了评价。周乐颜同学认为,从影子银行与会计计量共同考虑的双重视角为理解AMC公司的风险特性提供了新视角,提出可以研究不良资产的会计计量可靠性与审计风险识别。邵雪婷同学认为,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在研究AMC的审计风险等问题中引入大数据技术。刘亚伟老师提到,本文对于会计准则的理解是十分深入的,不具备这种知识储备的人很难去理解与把握其中的逻辑关系。吕纤老师认为,思考企业风险管理等问题需要经常去获取证监会相关信息,从这类信息中去寻找蛛丝马迹。

通过第一百四十九期的学术交流活动,同学们对阅读文献的方法和论文的写作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每期的文献阅读交流促使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责编:吕纤 审核: 上传:高娟


浏览( )